2018 年,過往累積的文章默默觸發更多機會。
來到八月的今天,發生了兩件以前想都沒想過的機會。
天下雜誌專題採訪邀約
先是替雜誌的專題報導,以使用者的經驗補充個人觀點,第一次被約訪談、幾個星期後,看著談話內容被整理記錄出現在數位媒體,感覺非常微妙。
大學倒光光,為什麼它吸引6萬學生?:「在Hahow上了至少七門課,因為進入職場後,發現自己跟其他人比起來仍有不足,才設法透過自主學習讓自己升級。為了投資自己,他用過國內外所有學習平台。習慣透過課程了解不同的關鍵字,追蹤相關主題,甚至在討論區認識同好,凝聚社群。」
雖然只是短短的幾句話,但對於我來說,卻是種「原來我也開始能在某些主題上分享自己觀點」、「原來我有了小小的存在感能收到採訪邀約」。
哪怕絕大多數人只是匆匆一撇而過,正如我閱讀其他報導般的快速掃過。
但至此,我突然發現過往累積的能量、開始交錯影響推動著我前進了。
或許這篇 2016 年寫下的 Hahow 插畫課程心得,也扮演著推動機會產生的加分效果。
寶鼎出版社書籍推薦邀約
月初竟然收到書籍的推薦邀請函了。
看到時瞬間傻住。
我很喜歡分享沒錯,過去三年文章在個人平台的瀏覽量也有超過 50 萬沒錯,以學習筆記這麼硬的主題能有這樣的成果我也很惜福。
但問題是 ──
我沒有所謂的粉絲啊 (´・ω・`)?
對於文章的質量自信我當然有,但是通常我的文章都是大家查資料會翻到,讀完就掰掰的那種,基本上互動很少。連作者名字都不一定有印象。
一般來說,書腰上的推薦人或是推薦語,就我的認知都是有一定群眾基礎的,可能有名氣的講師、某些領域的指標人物、知名部落客、YouTuber 等。
印上他們的名字有助於銷量成長,可以透過他們的影響力讓更多人知道新書的誕生;以及幫助猶豫購買的讀者,用信任的力量突破最後一道心防。
關於我的名字擁有能讓人掏錢的影響力這件事?
我覺得沒有(拭淚)。
收到機會當然是非常開心。
天哪替書寫推薦語耶,這樣的人生經驗從來沒幻想過。
至少不曾覺得二字頭的我,有能量出現在書腰上。
仔細看編輯寄來的信件內容,有提到是因為我先前曾經寫過關於這本簡體書的推薦心得;而台灣要出劉潤《5分鐘商學院》繁中版,因而找到了我。
過去寫過的文章,替我帶來了這個機會。
機會為什麼發生
一波又一波產出不停歇。
寫這本簡體書的絕對不會只有一位,猜測可能會邀請我的原因,除了那篇文章在 Google 搜尋前幾筆,很容易就被出版社發現外;再來是我認為,可能整體看起來我好像一直持續累積有穩定的產出,默默活躍著吧(?)
不管一篇推薦文章再好,我換個立場想、很難只因為這樣就寫信邀約。
過去所有的累積,促成了這個機會的發生。
哪怕因為演算法或是文章主題的關係,後續我跟按下追蹤的讀者們交集少了,或是大家都在潛水。
對我來說,最重要的是讀者按下追蹤的那一瞬間,那一個魔幻時刻。
可能是某篇文章、可能是某個觀點、可能只是某句話,讓他產生了「謝謝你的分享,希望有機會再讀到後續分享」。
在我的解讀,「追蹤」和「信任」是等同的,因為我都寫認真文、吃喝玩樂休閒的趨近於零。
有 2,000 多位曾經對我投下這樣信任的投票。
非常感謝。
我想也因為這樣,陸續讓一些需要底氣的機會慢慢發生。對於初見的朋友,觀察作者產出的內容、追蹤者,也就驗證過去的歷史足跡了。
機會帶來的思維轉變
份量的形式。
或許名字現在少了點力量。
但文章是有的。
或許名字無法在實體書店替讀者跨過最後的購買障礙;但在網路的世界裡,在搜尋排序裡,在研究書籍心得的購買流程裡,我相信文章會的。
能因為我的參與讓這件事發生的更好。
透過寫推薦語這件事,我參與其中、並想著還能提供什麼幫助。
部落客與站長
在回覆願意撰寫推薦短語後,出版社寄來了書稿,和詢問有署名推薦過的朋友流程相同。
信中同時詢問了我想要的署名是什麼,目前暫訂以部落客稱呼。
這兩個詞讓我聯想到兩個不太相同的意象。
說到「部落客」,聽起來相對高調的,擁有很多粉絲的感覺,形象鮮明,有一定量的照片或是影片曝光,以及各種類型的商業開箱文等。
而「站長」比較像是默默分享某個領域的貢獻者,不管有沒有人注意、持續專注的做自己認同的事情,知道的人倒不一定很多,個人曝光大概就僅止於大頭貼。
還是用站長感覺比較適合。
帶有點刻板印象,記錄自己的看法。
推薦語撰寫
痛苦、太痛苦了 (;´༎ຶД༎ຶ`)!!
編輯說要在50個字內,我整整寫了八個小時。
都不知道寫推薦語這麼傷神,好像懂了為什麼很多人都署名而已(?)
因為這本簡體已經發行了,就去電商網站看評價;再來因為沒寫過推薦語,隨意點了幾本書看看大家都寫些什麼。
好,準備動筆寫。
馬上卡住。
要留下的葉子在哪裡。
推薦語的沒有固定格式,可以是個人讀完的心得概要、可以是這本書的風格特色、也可以是讀完後心態轉變有感而發的下一步、還可以是略為浮誇跟書內容沒什麼關聯的感嘆調調。
說是心得概要,一本書這麼多章節,每個章節內容不盡連貫,那是要挑涵蓋最大部分的寫,還是挑個人最有感觸但小到不行的段落下筆。
說是推薦語,那我要寫的是精準而小眾的內容,還是廣而立於書籍銷量的淺白敘述,就是瞄到會好奇拿來翻翻的那種。
從來沒想過一掃而過的推薦語,真的要署名寫還真的很難下筆。
書稿來回來回的翻,最後在 Deadline 的前一天我寫到半夜三點寄出。
《5分鐘商學院》上市
本段落更新於 2018.10,邀稿的兩個月後。
捧著書,看到《5分鐘商學院》小小一角上有自己的名字,用手指來回摩擦了幾回、感覺好不真實啊。
這是關於商業知識的科普書,作者劉潤在中國得到 App 的付費專欄,有 17 萬人訂閱,集結專欄內容的成果分四本出版。
各篇會融入故事帶出一個商業知識,總共 85 篇,每篇 4–5 頁,很適合零散的時間閱讀;最初在 App 上也是透過音頻的形式方便大家通勤收聽,讀起來沒什麼連貫的壓力。
或許是管理學院畢業的關係,在眾多得到的付費專欄中,劉潤是最喜歡的作者,也是收穫最多的專欄。
我們每天的生活總脫離不了商業世界,在未來十年、二十年間,只要有某個選擇或判斷,因為書中內容而受益、因為書中內容而加深自己的信心,這樣隨著時間發酵的觀點投資是非常值得的。
跟好多名人在書封假同台好開心、靠著自己部落格站上書腰好驕傲,繼續累積存在感刷起來ヽ(∀゚ )人(゚∀゚)人( ゚∀)人(∀゚ )人(゚∀゚)人( ゚∀)ノ~~~
現在開始並不晚
植樹最好的時機,一是十年前,二是現在。
一直很推薦朋友可以開始寫點東西累積,這些積累除非是才華出眾條件開外掛,不然都是需要長時間醞釀發酵的。
我寫了兩年多,也是到今年才開始有感覺到不一樣的事情發生。
預計寫個十年。
我的初衷
覺得寫文章整理資料蠻開心。
有時候會覺得自己整理的筆記只留在電腦有點可惜,既然遇到了問題也花了時間解決,公開在網路上幫助下個查資料的人,有種也默默推著世界前進的小小成就感。
甚至會發現只想留個紀錄以後查資料方便的內容,有一定瀏覽數:原來有這麼多人卡在這裡,原來我幫這麼多人省下摸索的時間。
抑或是人生經驗,離職進修的黑暗期引起大家的共鳴。
我寫的主題很分散,不有趣但是真實。
幾位朋友問過寫的領域很分散,有沒有一個核心?
-有啊,我記錄自己的故事。
蛤?
-因為大家都喜歡有故事的人✧。٩(ˊᗜˋ)و✧*。
而隨著文章數量慢慢曝光在 Google 搜尋前幾筆,也有種好像在玩插旗子的感覺;文章能幫到越多人解決問題,排名就越靠前,是個積分遊戲呢。
有機會多寫點東西留在網路上,讓它像個路標般讓有需要/相似的人們有個足跡找到自己;我因為這樣認識很多有趣的人、觸發隱藏任務。
想要替人生增添變數,需要和大量的人群激盪,而寫文章就是方便又能持續刷存在感的形式之一,對於不擅和人群接觸的朋友也能很舒服的產出。
我的想法
比起橫空出世的大神。
我更喜歡那些能看到逐漸累積,一步一步向前邁進的強者,沒有人一開始就是大神,沒有人不會低潮挫折,真實的過程紀錄總是讓我莫名信任與佩服。
寫出來需要勇氣啊。
陸續開始寫日記般的寫下故事,期待有朝一日成為那樣激勵更多人的作者。
有機會多寫寫文章分享,會有好事發生的。
最後是先前看到一句蠻喜歡的話。
:「有時候別人願意幫助你,是因為看到了你怎麼幫助別人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