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到App的付費專欄,個人首選推薦。
2018年08月更新,寫於原文二年後
《5分鐘商學院 商業篇》上市了,集結了專欄第一季的商業篇內容;後續分別還有管理篇、個人篇、工具篇。
商業篇融入故事帶出商業知識,總共85篇,每篇4-5頁,很適合零散的時間閱讀,讀起來沒什麼連貫的壓力。
第一次有機會幫書寫推薦語,收到書籍推薦邀請函後的想法也如實記錄下來;短短50個字的推薦語,我寫了八個小時。捧著書,看到小小一角上有自己的名字,用手指來回摩擦了幾回、感覺好不真實啊。
除了和大家分享這本書外,也想試著分享寫推薦語的背後,我對於「看得見的累積」想法,記錄在臉書。如果從中摘要一句話,希望和大家分享這樣的思想衝擊:
「有的人一生都在用時間提供服務,有的人一生都在從時間裡提取產品。」在劉潤第二季專欄,看到這句相當有共鳴的話語。
有幸在本文撰寫兩年後被出版社注意到,跟好多名人在書封假同台好開心、感謝各位讀者讓我一圓心願。
繼續累積、存在感刷起來ヽ(∀゚ )人(゚∀゚)人( ゚∀)人(∀゚ )人(゚∀゚)人( ゚∀)ノ~~~
以下為原文。
前言
在這樣免費內容看都看不完的時代,如何在有限時間內獲取淬煉過的知識、排除雜訊,越來越重要。
得到是羅輯思維團隊推出,圍繞著知識主題的App,其中的付費專欄請來各行業的指標人物撰寫,其餘請參考我之前寫的簡介。付費專欄一年大約1,000新台幣,我總共訂閱了五個,在幾個月的持續閱讀後,劉潤《5分鐘商學院》是我最喜歡的一個。
原因有四點:一是該專欄已經完整寫出未來每天的課綱,降低讀者對內容不確定性的擔憂、二是我本身就是企管系畢業,讀起來特別有共鳴、三是想學習在很短的篇幅內介紹特定主題的文章架構,畢竟寫出內容精確的短文比長文難非常多、最後是近距離參與付費社群的討論與觀察互動,我對內容產業跟知識經濟很有興趣。
我會先介紹《5分鐘商學院》的定位、實際體驗,文末分享我的觀察。
《5分鐘商學院》
官方介紹頁,內容節錄如下:「每天,講述一個有用的商業概念;每週,圍繞一門學科展開;每季,建構一個體系覆蓋13週。」
但所謂的「頭銜」、「介紹」,終究只是很抽象的論述,我們真正要看的是隨著文章的發佈累積,訂閱人數有沒有逐漸成長,越來越多人被好的內容吸引過來,並且好到讓大家願意付費訂閱?
目前過了50多天,累積超過4萬5千人訂閱、以及我主動發一篇推薦文給大家,這樣客觀的事實可以提供參考。不過每個人背景與專業相差甚遠,建議親自讀一篇內容,看看適不適合才是真的,請點開錄音檔、別單純讀文字:從最有錢的那個心理賬戶花錢。
因為其他付費專欄大致上文章跟錄音檔內容份量是差不多的,但是這專欄的錄音檔內容明顯比文章豐富許多,文稿比較像摘要的複習筆記,適合想嘗試聽書學習的朋友們嚐鮮。
如果不方便打開聽,純文字內容我推薦這篇:你陪客戶喝酒,是因為做產品時沒有流汗。
實際的體驗
接著我會分享一些內容的截圖,可以順順看過去當做有趣的小知識,這樣讀完文章也是有收穫的!
以「如何顯示你的產品便宜」為例,開頭會先介紹核心概念價格錨點
,接著說明案例與各種運用的場景。
讓讀者可以很快地瞭解概念後,對應到生活加深記憶;對曾念過相關學科的朋友來說,算簡單的複習還有喚起以前的記憶,像是聯想到許多網站的會員分級註冊、產品訂閱,或是實體書電子書的混搭銷售,訂價背後的策略。
說是複習,更像是增加工作的靈感,有時明明知道一些理論,但根本忘記這回事,看到時才突然跟面對的難題以巧妙的方式連結上。就像一些看似平淡無奇的語錄,在特定的時間或心理狀態讀到,常常會有更高層次的體悟。
四格漫畫:
留言切磋主題:
討論會融入各領域讀者的見解,透過各種角度刺激思考,下面都是不同篇的。
分享見聞:
回饋意見:
正面迎擊:
幽默回應:
為什麼是5分鐘
劉潤:「先琢磨200字綱要、整理出20,000字素材,不減內容、減字數壓縮成2,000字錄音搞,花1小時錄製5分鐘語音。」
就像我開頭提到的,寫長文簡單,因為讀者可以在豐富的資料中找到想要的;相對的,精煉短文要精準又深入淺出帶大量案例,有在寫文章相信都能體會這樣的難處。背後付出的龐大心血,一天5塊錢就能讀到,很值得啊!付費就是撿便宜嘛。
(順帶一提,這篇介紹文讀完大概5分鐘,我寫了5小時。)
分享我的觀察
有朋友看到我分享專欄內容後,問「有沒有推薦書籍,可以有系統性的學習類似的基礎知識?」
想了想,兼具這種廣度、質量的,應該不是單一實體書籍可以取代。從作者跟出版社的角度來想,實體入門書的受眾有限、還有印刷成本跟通路考量,況且寫完365篇再出版的時間成本太高、案例可能過時。對於讀者來說,最重要的是缺乏「與老師直接互動」。
列點簡單分享幾個角度。
讀者角度:每天推播的5分鐘網路專欄,適合跨裝置碎片化學習,不用背厚厚的實體書,而且還有語音方便通勤跟開車收聽,在本來以為有限的時間內,透過「聽書」的方式硬是擴展了想像範圍外的「讀書」時間。
此外,雖然台灣身邊用微信的朋友是少數,內建的全文免費分享想轉發還發不太出去,但無礙,電子化內容方便截圖跟朋友討論,也吸引更多人入坑開始接觸,後續形成有共同興趣圈圈的良性循環。
作者角度:商業顧問的時間是很寶貴的,以現在實體書的市場,寫書比較像是佛心事業,況且書籍一出版內容就無法變更。合理的選擇應該是把時間拿去做顧問本業,持續累積案例而不是單純寫書輸出。
出版社角度:跟實體書相比,網路專欄成本相對低廉,不用擔心實體的印刷成本、線下的通路行銷推廣,光靠老師名氣還有網路的口耳相傳,就會持續吸引受眾前來,並且內容上還有調整空間。
況且365篇的網路專欄賣1,000元,出版實體書的話價位更高、讀者更少,更重要的關鍵是實體書很難「擴散」,有興趣的讀者要瞭解所需付出的成本很高,不像網路專欄可以在用戶零碎的時間被朋友強制在社群「分享」,接觸門檻成本近乎零,看有沒有緣而已。
互動社群與教學相長:付費專欄的特色,是先用金錢建立起門檻,聚集喜歡分享的人。其實真要說起來,內容的理論、案例相對不重要的,願意多花時間的話,把課綱上的專有名詞拿去google都很多解釋跟文章可以閱讀。
這堂課另外有價值的地方在於,同學會從各個領域分享觀點,所以老師不單是輸出,同時也在輸入新知,雙方是互相撐高知識天花板的。社群聚集起來,接下來就有很多東西可以玩,像是有的人想在各城市開線下讀書會,有的人想找群裡人異業合作。
每週客座教授:除了基本的內容外,還有每週一次CEO對談,會邀請行業大咖回答同學(對,是同學,不是讀者)的提問,這些很片段的東西是很難在實體書上聚在一起的。以及專欄接受企業贊助,精選留言回饋實質獎品,除了鼓勵讀者留言回饋、企業也得到4萬會員以上的曝光。
劉潤專欄成果:年費1,000台幣的每日更新付費專欄,上線2個月,訂閱人數超過4萬5千人、超過4千萬5百萬台幣的付費金額,而且還持續累積中。有這種等級的誘因,大咖才願意拿真功夫分享、並且擴編專門的整理團隊。
綜上所述,這個產品的定位沒有實體書可以取代,它是轉變過的新時代知識載體,由讀者、作者、出版商三方協作,動態變化。
因為已經有了一定的群眾基礎,我覺得專欄明年可能會把內容集結成冊出書,或許也在考慮籌備第二年的內容了。在免費內容充斥的時代,願意為好內容付費的讀者不在少數,畢竟「價格」跟「價值」是兩件事,我覺得專欄帶給我的價值遠超過付出的價格,在這邊推薦給大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