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 年度回顧:讓團隊安心的人

by | 12 月 31, 2019

部門間的年末回饋收集,前天很認真寫完給 UX 和 UI 部門成員的回饋,有些寫完似乎覺得有點刺,但想想能幫助對方成長還是真誠些。

然後很幼稚的跟 UX 和 UI 主管說,我也想玩,幫我收集部門成員對PM的回饋;好的壞的都寫寫,來升級一波!

UX 部門給我的回饋

很快的收到第一封,來自 UX 部門的主管;因為心靈實在有太多陰影,早上收到訊息後一直沒有勇氣面對內容,怕會遭遇重擊無法完成工作。

一直到七點多下班才打開訊息讀讀。

有點感動啊! 反覆讀了差不多十遍吧。

「雖然我很會靠北你,但真心覺得你是個能讓團隊安心的人。」

當 PM 的成就感不就是這樣事後回顧的坦率肯定嗎耶耶耶。

好開心。

除了管專案的部分,很喜歡寫到相處那段,有種噢原來旁觀者看自己是這種感覺呀。

「發現冒犯到他人就會不斷調整自己的講話方式。」

這真的是和人溝通的工作很微妙的地方,有些事情和不同人說就要換個包裝方式,或是自己無意間冒犯到他人轉了幾手被提醒。

「主動關心,也會給失落的同事鼓勵。」

這點有被發現覺得很妙,可能是自己常常失意度過了很多自己安慰自己的日子,看到需要關心或是卡關的朋友總是想默默做點什麼,讓對方知道掉下來這邊還有個人手幫你撐住。

還記得以前留便利貼寫下打氣的話給同事,結果幾個月後發現對方有把那個紙條留下收著,也覺得很開心。

今天也發生一件很開心的事情,有個專案客戶回頭請我們提供調整建議,設計師消化需求後,寄出的簡報品質非常好,一次過關。很刻意地在老闆前提到這件事,老闆看完簡報表示肯定好像有走過去口頭勉勵設計師,很難得。

而本來在忙沒參與修改的團隊成員,也重新留意簡報看完讚賞;幕後起頭者的自己看到成員付出被肯定也很開心,希望在自己能力範圍內,都可以讓大家獲得更多成就感。

要繼續當個溫暖的人!今天這封回饋很里程碑,完成了階段目標 😆

UI 部門給我的回饋

繼 UX 部門後,收到了 UI 和 RD 部門的回饋,放下一塊大石頭,沒有特別嚴重的問題,都是屬於稍微調整可以更好的建議。

先說我個人最愛的 UI 部門,蠻開心有在回饋看到「適時鼓勵」這塊有被點出,是一直在嘗試的方向,也是個性關係,喜歡走鼓勵路線當個小啦啦隊。

每次在回饋的時候也都盡量具體,喜歡哪些部分、替我解決了什麼問題,或是為什麼我覺得這樣很棒,從客戶那邊私下收到了讓人開心的鼓勵等等。

相比專業領域上的內容,像是會議記錄、信件、人體鬧鐘,更喜歡關於個人特質的回饋,因為會覺得這個不是寫給PM這個角色,而是寫給我這個人的,對我來說有些微妙的差異。

建議同事可以做得更好的方式,也會柔和提出,都能獲得不錯的交流,像是我沒考慮到的,或是執行端背後想法等等。

「合作起來很舒服」這是誇獎的最高型態了真好,一為全、全為一,舒服兩個字看著也覺得好舒服。

心裡一直對 UI 部門有些抱歉,因為今年兩個案子有些狀況,讓設計師在客戶那邊被卡了一陣子。

我處理的還蠻糟糕,好吧其實根本不算有處理,因為第一次遇到我當下也不知道要怎麼做,現在回想起來還是覺得自己很沒用。

那同時也是今年極少數的時刻,讓我很強烈的感受到從同事受到的委屈,直接間接傳達出「我真的對你很失望」。

:PM消失了

:在會議上有一種被丟下的感覺

當時對話紀錄我還偷偷截圖起來警惕自己。

打開看了一下還是覺得酸酸的,哀哀 7 月我到底在幹嘛,對自己也好失望啊。

RD 部門給我的回饋

RD 的綜合回饋比想像溫和許多,年中的時候有被輾轉委婉告知:有事情找工程師可以先留言,不要直接飄過去說話會打斷思緒啊。

然後我就收斂很多惹,看起來下半年執行成效還行,雖然有時候很急還是只能手刀過去當背後靈。

開心的回饋很直覺的就是跟技術相關的,因為以前也是花了些時間在接觸寫寫程式。

雖然沒有大大們那麼專業,但是基本溝通、API Spec 確認、寫假 API 先頂著用、試著在 Stack Overflow 找找方向,還是能幫上點忙而且還蠻好玩的,本來就對這塊有興趣。

只是後來越來越忙好像就沒太多時間玩這個嗚嗚。

「客戶與工程師間的資訊同步做得很棒,幾乎沒有傳達不清楚的地方」看到這句也太棒,因為我覺得要得到工程師信任好難,各種被直接開噴。

看完回饋後覺得今年有及格了!耶耶~

後記

補上一個年後姍姍來遲的同事回饋。

上述內容原始發表於臉書,並都有知會當事人:)

吳 致賢

吳 致賢

擁有 App/Web 開發經驗的軟體 PM,從 0 到 1 執行過 20 個以上全客製專案,包含悠遊付、friDay 影音等。關於我的簡歷點此

Recent Posts

時尚與穿搭,啟蒙我審美的影片

時尚與穿搭,啟蒙我審美的影片

在 YouTube 與 bilibili 看了超過一百部關於時尚、穿搭、服飾主題的影片,整理出幾個精選,希望讓讀者們從比較有趣的角度瞭解: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