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框架效應》摘要

by | 5 月 12, 2019

慣性思維不會注意到的盲點,穿插著心理學實驗分享,整本讀起來是有趣的。

喜歡最後一個章節「智者的十一個框架」,有些時候客觀事實不變,僅僅改變心中看待的框架,就會讓日子好上許多,減少一些自己跟自己過不去的心結。

文中引用在集中營倖存的精神科醫師 Viktor Frankl 名言: 你能夠奪走一個人的一切,唯有一種自由無法奪去。那就是無論身處什麼樣的情況,該抱持哪種人生態度,以及做出選擇的自由。」

一切都關乎我們內心的選擇(改變框架就是轉念)。

最近看的幾本書剛好都談到追求幸福,好微妙。

以下摘要印象深刻的段落。

自我框架創造出的錯覺

我們普遍認為可以一眼看透對方,透過外顯特徵如穿著打扮、談話方式等等;甚至相信自己可以在幾分鐘內掌握對方的為人。

但事實上如果反過來,如果對方只花幾分鐘就評斷我們的為人,肯定會覺得這很有問題。

我們總以為別人是很容易掌握的「單純存在」,別人總表現出真實的一面;而自己卻是有多重面向無法被輕易掌握的「複雜存在」。

「我瞭解你,你卻不瞭解我」不過是自我的錯覺,真相是「我們彼此瞭解的程度是差不多的」。

又例如當我們被問到是否外向,通常是視情況而定,與知心好友相聚就放得開、在陌生人面前就會變得安靜。但當我們被問到某某朋友是外向還是內向,通常我們會明確回答那唯一的答案;把對方變成單一抽象的元素。

放下「自我」的框架,多些同理心會改善看事情的角度。

扭曲過去與未來的當前框架

過去不存在,如今卻存在的東西是「結果」;後見之明的偏誤,是我們擁有可以在事後說明一切的能力。

假設研究結果為「遠距離戀愛,感情會慢慢變淡」,我們可以解讀因為分隔兩地見不到面所造成。

然而當改成「遠距離戀愛,感情會越來越深厚」,我們同樣可以找到因為相隔兩地,越發想念珍惜相聚時光等原因說服自己。

過去沒有、現在有的代表就是「現在的自己」。

此刻我們擁有的資訊是不可能穿越到過去的,但往往錯將現在的自己投射到過去的自己身上。

擁有「此刻當下」、拋開「比較」的框架

人有將當下定義為「準備期」的傾向,我們延遲享受:大學為了職場犧牲、職場為了退休生活犧牲、老了再為子女犧牲,大抵透過這種方式進行。

通往幸福的道路,始於充分享受、感激當下。

有值得開心的事情,就和身邊的朋友分享,盡情接受他人恭喜、盡情恭喜他人。

人類產生滿足感的最佳狀態,就是不比較的時候:愉快的用餐、和朋友聊天、喜歡的休閒活動等。一但和他人比較,就進入展示人生的疲憊循環。

追求最好的自己,才是通往幸福的道路。

使用樂觀的語言

一個人使用的語言,決定一個人的思考邏輯。

找出你想模仿的人

英雄的故事,是為了創造未來的英雄而存在的。(這句話好帥!)

具備「跟某人在一起」的框架

有些人光是待在身邊,就會讓人感覺靈感源源不絕,不自覺產生想要變得更好的衝動、活出更燦爛的人生渴望。

無論過著怎樣的人生,身邊至少要有一位這樣的朋友。

我們生活最重要的,並不是「在哪裡」,而是「和誰在一起」。

和自己能完全信賴的人,建立一段好的關係,就是幸福人生的指標,同時也是目的。

博客來 -《框架效應:打破自己的認知侷限,看見問題本質,告別慣性偏誤的心理學智慧》

吳 致賢

吳 致賢

擁有 App/Web 開發經驗的軟體 PM,從 0 到 1 執行過 20 個以上全客製專案,包含悠遊付、friDay 影音等。關於我的簡歷點此

Recent Posts

時尚與穿搭,啟蒙我審美的影片

時尚與穿搭,啟蒙我審美的影片

在 YouTube 與 bilibili 看了超過一百部關於時尚、穿搭、服飾主題的影片,整理出幾個精選,希望讓讀者們從比較有趣的角度瞭解:)